相关习题
 0  121190  121198  121204  121208  121214  121216  121220  121226  121228  121234  121240  121244  121246  121250  121256  121258  121264  121268  121270  121274  121276  121280  121282  121284  121285  121286  121288  121289  121290  121292  121294  121298  121300  121304  121306  121310  121316  121318  121324  121328  121330  121334  121340  121346  121348  121354  121358  121360  121366  121370  121376  12138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无色气体,可能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数种,现将无色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物质,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一定有还原性气体和CO2
B、该气体中可能有碳的氧化物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有还原性气体,一定有碳的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做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谈论】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的现象:小烧杯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现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
D、
  监控气体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年“两会”期间,我国许多城市饱尝PM2.5带来的影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貍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作为中学生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纸杯
B、多骑自行车、乘坐公交、提倡绿色出行
C、少用塑料购物袋,多用环保袋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保护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4年3月29日是“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当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的坩埚,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再将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实验得知,这些黑色固体不溶于稀盐酸.这些黑色固体是从哪里来的呢?
甲同学猜测是镁条中所含的杂质;乙同学猜测是镁条与集气瓶中的某种气体反应所得.
通过查找资料,他们发现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3Mg+N2=Mg3N2(黄绿色)2Mg+CO2=2MgO+C  由此,乙同学进一步猜测这些黑色固体是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测.实验方法是
 

(3)根据上述材料,找出支持乙同学猜测的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