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2075  122083  122089  122093  122099  122101  122105  122111  122113  122119  122125  122129  122131  122135  122141  122143  122149  122153  122155  122159  122161  122165  122167  122169  122170  122171  122173  122174  122175  122177  122179  122183  122185  122189  122191  122195  122201  122203  122209  122213  122215  122219  122225  122231  122233  122239  122243  122245  122251  122255  122261  12226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2
B、元素符号为Mg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g,试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A>B
B、反应后A、B可能都有剩余
C、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D、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体积比为2:1的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空气、二氧化碳.设计实验,区别三个集气瓶里盛的气体各为何物,其实验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造成试管破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认识物质的制法.
(1)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填名称)
(2)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将煤隔绝空气加热所得的焦炭(主要成分是C)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
 
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是否可用该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填“是”或“否”);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
 

③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此时溶液的pH值
 
7(填>、=、<,下同),在此溶液中,慢慢加入盐酸,溶液先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值
 
7,继续加入这种盐酸至过量,溶液呈
 
色,此时,溶液的pH值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海水的成份主要含有NaCl、MgCl2、Na2SO4、CaCl2等物质,经过蒸发结晶得粗盐,剩余的液体为母液.图中操作1为蒸发结晶,操作2为过滤,试剂A是一种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如图所示以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工业生产中在母液中添加试剂A的化学式为
 

(2)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Cl2的活动性比Br2
 
(选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