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3677  123685  123691  123695  123701  123703  123707  123713  123715  123721  123727  123731  123733  123737  123743  123745  123751  123755  123757  123761  123763  123767  123769  123771  123772  123773  123775  123776  123777  123779  123781  123785  123787  123791  123793  123797  123803  123805  123811  123815  123817  123821  123827  123833  123835  123841  123845  123847  123853  123857  123863  12387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聚氯乙烯塑料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这种含有聚氯乙烯的塑料袋,遇到高温会释放出铅等有毒物质.当温度超过50℃时,塑料袋里面的有毒成分就会渗出,从而污染食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当温度达到80℃,会遇热熔化,释放出有毒的物质来.热(熟)的食物温度都在40℃以上,而刚炸出来的油条和刚出锅的豆浆,温度大约有90℃.所以,出外吃饭,最好不要使用“套袋碗”,也不要用塑料袋装的热的食物.下面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并验证其组成.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
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答一点):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1
5
,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两点)
 
 

(5)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盐业协会董志华理事长在纪念盐业改革开放30年暨中国盐业协会2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盐是人类生命之源;盐孕育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盐是化工之母、百业之本”.我国有着漫长海岸在线,其中沿海城市占15座,这些城市的海盐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投资近千亿元加大海水晒盐和盐的综合利用,普遍实现了制盐工序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盐是化工之母、百业之本,盐孕育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其中过滤操作所用到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
 
(填序号),此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
 
.计算产率时必须用到仪器是
 
(填序号).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三靠”的含义是
 
 
 

(4)小组同学为了同时除去泥沙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钙,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

①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②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
 
,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5)小组同学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78210.030.070.9
呼出的气体(%)781641.1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4)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两瓶气体中先熄灭的是
 
4、对着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出现
 
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友情提醒:含钾元素的化合物都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1)无色气体B与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固体C与白色固体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其中固体C在无色溶液中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分离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
(5)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6)请你写出:C.分解过氧化氢;D.
 
 的符号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发生装置为
 
;实验前,必须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4)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操作、现象、结论)
 

(5)用装置C收集氧气,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是防止
 

(6)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他们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
 
2MgO)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小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其混合,充分反应后称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反应前4.8g112.6g118.4g
反应后8.0g112.4g118.4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中
 
;实验(二)中
 
;实验(三)中
 

(2)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实验(一)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实验(二)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上述三个实验中,实验
 
才能正确地反映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出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必须在
 
(填“密闭”或“敞开”)仪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