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4493  124501  124507  124511  124517  124519  124523  124529  124531  124537  124543  124547  124549  124553  124559  124561  124567  124571  124573  124577  124579  124583  124585  124587  124588  124589  124591  124592  124593  124595  124597  124601  124603  124607  124609  124613  124619  124621  124627  124631  124633  124637  124643  124649  124651  124657  124661  124663  124669  124673  124679  12468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颜色变为红色,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填“有”或“没有”),理由是
 

(4)实验Ⅱ证明了分子
 
,同时也说明了
 
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核电荷数的变化规律是
 

(2)氧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由此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意义:
(1)2个氮原子
 

(2)氧化铁
 

(3)2H2O
 

(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钾原子
 

(2)8个二氧化氦分子
 

(3)氢气
 

(4)4个硝酸根离子
 

(5)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李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
 
,B中
 


(2)小红认为李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李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如果利用B装置,应补做的实验是
 
,如果观察到
 
,则证明猜想①成立.
(3)小明同学受酸碱中和反应探究实验的启发,认为可以借助酚酞试液来证明,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行,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4)海宁同学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猜想①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李明同学设计的实验:

【实验目的】该实验是为了探究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
 

【实验步骤】
步骤一:向A中试管①滴加2mL蒸馏水,试管②中滴加2mL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为
 

步骤二:向C、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步骤三:在B、E试管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并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
【分析讨论】
(1)由A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步骤三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4)尿素[CO(NH22]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化肥,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  
.
 
Na2CO3+H2O+CO2
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在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C、在反应(1)中析出固体后的溶液是NaHCO3 的不饱和溶液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

(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小红同学用石灰石、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满二氧化碳后,小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气体收集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将
 
;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待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
 

(5)我市某中学小曹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小曹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
1
2
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图乙方案收集“
1
2
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答: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2)小明准备选用A装置和一种紫黑色固体来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但A装置中有一处错误是
 
,小强认为不改动装置,换用另一种药品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d.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
(4)若用图2中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满的方法是
 
.细心观察发现:F装置中的广口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5)小林用二氧化碳完成如图3实验,G中变为红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中产生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