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5229  125237  125243  125247  125253  125255  125259  125265  125267  125273  125279  125283  125285  125289  125295  125297  125303  125307  125309  125313  125315  125319  125321  125323  125324  125325  125327  125328  125329  125331  125333  125337  125339  125343  125345  125349  125355  125357  125363  125367  125369  125373  125379  125385  125387  125393  125397  125399  125405  125409  125415  12542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化学符号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N
 
 
(2)2Al3+
 
(3)CO2
 
 
(4)2个氧分子
 

(5)碳酸钠
 
(6)+2价的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的含义:
3Cu表示:
 
;H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4个氯原子
 
;   ②两个硫酸根离子
 
;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
 

②t2℃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2个氧原子
 

(2)3个二氧化硫分子
 

(3)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物质中的阳离子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1)2O
 
;     
(2)O2
 

(3)Mg2+
 

(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莉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如图1:

请回答:
(1)小莉同学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她的操作步骤是
 
、称量/量取、溶解.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3)以下是小莉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请找出她的错误操作:
 
 

(4)该实验称量所得的食盐和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计算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同学们学习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磷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
1
5
.燃烧熄灭后,红磷有剩余,则集气瓶内
 
(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不考虑气密性不好等因素).
(2)图2是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图3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在烧杯中加入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搅拌下)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变成
 
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华家里有一袋粗盐,有一天他发现敞口放置的粗盐表面有溶解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潮解,原因是粗盐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对粗盐进行提纯.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粗盐全部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2)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3)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目的是
 
完全反应后,加热,蒸发,结晶,得到几乎不含其它杂质的氯化钠晶体;
(4)写出以上各步中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用蒸发皿来承接反应生成物. 
(1)试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的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时,将点燃的镁条迅速插入钟罩内,塞紧瓶塞,到冷却至室温后,发现钟罩内液面上升至
2
5
以上,该同学愕然了.你能分析出其中可能的原因吗?
 

(3)取出蒸发皿,向其中固体中滴入水,迅速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试纸变蓝色;分析此时蒸发皿中的物质,发现有一不溶碱.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蒸发皿中的固体除氧化镁之外还有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请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改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此实验,钟罩内水面上升最终将
 
1
5
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何改进此实验,使液面上升约为
1
5
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