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5664  125672  125678  125682  125688  125690  125694  125700  125702  125708  125714  125718  125720  125724  125730  125732  125738  125742  125744  125748  125750  125754  125756  125758  125759  125760  125762  125763  125764  125766  125768  125772  125774  125778  125780  125784  125790  125792  125798  125802  125804  125808  125814  125820  125822  125828  125832  125834  125840  125844  125850  12585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各小题均用化学用语填空)
序号
物质酒精熟石灰氯化钠硫酸铝
(1)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微溶的物质是
 
;可用作燃料的物质是
 

(2)构成铁的微粒是
 
;氯化钠中阳离子符号是
 
;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包装食品
B、农业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物质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打开碳酸饮料瓶,有大量气泡逸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身边处处有化学,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①糖类、②蛋白质、③油脂、④硝酸钠、⑤亚硝酸钠、⑥氯化钠、⑦冰、⑧干冰、⑨碳酸钠、⑩碳酸氢钠.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无机盐等六大类营养素,在人体所需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
 

(2)据报道,在一些建筑工地的食堂由于把
 
误作食盐,用于烹饪,多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3)
 
可用作制冷剂,用来保藏容易腐败的食物,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4)俗名叫小苏打的物质,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用它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可口,它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它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该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写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①2H
 
;②NO2
 
;③Ca2+
 
;④
+2
Mg
O
 

(2)请从C、H、O、Na、Cl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
①厨房里的调味品,常用于腌制鱼、肉
 

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3)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A.空气  b.甲烷  C.水蒸气d.水银  e.氢氧化钙  f.硝酸钾  g.硝酸其中:①属于混合物的是
 
;②属于盐的是
 
;③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属于单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理由是
 

③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2)如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铜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①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铜棒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图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
 
 (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奶制品的营养成分如表
项 目每100mLNRV%
能量290kJ3%
蛋白质3.2g5%
脂肪4.0g7%
碳水化合物4.8g2%
钠盐62mg3%
(1)
 
和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在表中未标示.
(2)该奶制品中
 
能够提供能量(任写一种).
(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怀疑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以下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
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此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拓展延伸】该小组同学想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变质杂质,可加入适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就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其理由是
 

于是小组同学对猜想二和猜想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设计方案与实验验证】
猜想验证的方法现象结论
猜想二
(H2S04
取少量该溶液加人试管中,再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猜想三
(H202
 
 
猜想三成立
【拓展与迁移】
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严重损伤.这一事件警示我们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家中存放药品时应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组合(图2)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
 
,才可通入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4)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思维拓展】
(5)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物质.
(6)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