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5869  125877  125883  125887  125893  125895  125899  125905  125907  125913  125919  125923  125925  125929  125935  125937  125943  125947  125949  125953  125955  125959  125961  125963  125964  125965  125967  125968  125969  125971  125973  125977  125979  125983  125985  125989  125995  125997  126003  126007  126009  126013  126019  126025  126027  126033  126037  126039  126045  126049  126055  12606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钢和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B、炼钢的主要设备有平炉、电炉和转炉
C、钢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
D、铁制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或存放农药波尔多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分别是三种不同的酸溶液.其中X和Z是含氧酸溶液.三者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1)试推断甲是
 
(用化学式表示溶液中的溶质);乙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中的一种.其中A、B、C中含有相同的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单质
B、B可能是CO2
C、D一定是酸
D、E一定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果把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且相连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为酸碱盐时,X可以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单质、氧化物、有机物
D、当X为稀硫酸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氧氧钡、氯化钡和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水和二氧化碳.某同学用小刀从旧制铜器上刮下铜绿,用来制取铜.请回答:
(1)下面方框图表示制取的步骤和方法,请在横线上填上所制物质的化学式.
铜绿
H2SO4
 
NaOH
 
 
H2,△
 

(2)写出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实验装置及在生成铜以前的操作都正确,但最后结果没有铜生成,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指出下列操作的不良后果:蒸发已经过滤一遍的液体时,一直加热直至水分全部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过滤装置图: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2)请指出图中两处明显错误:①
 
;②
 

(3)该同学操作完成后,发现液体仍然浑浊,写出可能的原因:
 

 

 

(4)若过滤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的过程.
(1)实验①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2)实验②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 如果此实验中不加干燥剂会产生的后果是
 

(3)实验③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4)在实验③中,等试管内无气泡冒出时,再加入过氧化氢,发现
 
,说明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5)实验③完成后,将试管中的二氧化锰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发现其质量与反应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编号1-6代表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A、铁  B、硫酸铜溶液  C、石灰水  D、盐酸   E、硝酸钡溶液   F、碳酸钠溶液,连线两端方框内的物质都能相互发生反应(钡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强)
①A、C、D、E、F五种物质中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是
 

②按编号1-6的顺序,六种物质依次用字母A-F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氧化物A溶于水生成溶液B,将B溶液分作两份做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
( 1)写出A-E的化学式:
A:
 
 B:
 
 C:
 

D:
 
 E:
 
 O: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B→C
 
,②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