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将煤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 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 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 |
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解释:CO难溶于水 |
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 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C一定是化合物,D一定是单质 |
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
D、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该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
B、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D、该物质的组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HF |
B、H2S |
C、HF2 |
D、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亮 |
B、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 |
C、掏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