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6183  126191  126197  126201  126207  126209  126213  126219  126221  126227  126233  126237  126239  126243  126249  126251  126257  126261  126263  126267  126269  126273  126275  126277  126278  126279  126281  126282  126283  126285  126287  126291  126293  126297  126299  126303  126309  126311  126317  126321  126323  126327  126333  126339  126341  126347  126351  126353  126359  126363  126369  12637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氢气还原8克氧化铜,可以得到多少克铜?(H2+CuO═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不神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实验手段,留心观察就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悟出很多科学道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横线:
①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②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
 

结论: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这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3)如何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
 

(4)写出用方法c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成功,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如图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多选,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
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F.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
 
,和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3)做实验乙和丙时,红磷、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实验甲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意填写:
(1)写出A装置中除导管之外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2)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横线中.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
 
装置,说明氧气具有
 
性质,还可用
 
法收集氧气,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
 
;此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
 
,停止加热时,应先
 
,然后再
 
,这是为了防止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葛洪是我国晋代慕名炼丹家.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葛洪之妻鲍姑用铁勺盛“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铁勺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勺”,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葛洪把“金勺”放在火上烘烤,“金勺”变成了黑色.虽然没能够“点铁成金”,但是,葛洪却因此发现了“湿法冶金”.
(1)写出上文中“点铁成金”和“金勺”变成黑色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曾青”是硫酸铜的水溶液.硫酸铜是一种
 
(选填写“酸”、“碱”或“盐”).回顾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两个能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CO2和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C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是
 

(3)D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是
 

(4)E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盐酸反应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①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金属镁、锌的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
②将洁净的铜丝浸人硝酸银溶液中;
写出①中的实验结论
 
,得出结论的依据
 
;写出②中发生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请你对上述实验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