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6309  126317  126323  126327  126333  126335  126339  126345  126347  126353  126359  126363  126365  126369  126375  126377  126383  126387  126389  126393  126395  126399  126401  126403  126404  126405  126407  126408  126409  126411  126413  126417  126419  126423  126425  126429  126435  126437  126443  126447  126449  126453  126459  126465  126467  126473  126477  126479  126485  126489  126495  12650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老师说: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科学整合,是提高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小明小亮两位同学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请你一起参与,做出判断,说出自己的见解.
小明说: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中不可能出现单质.
你的见解是:
 

小亮说:物质的性质不仅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鉴别方法.比如:?根据化学性质活泼程度:氮气用于
 
,氧气用于
 

?性质决定鉴别方法:两瓶气体,只知道是氢气和氧气,如何鉴别?
你的见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水的化学式为H2O则其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夜来浇灌农田,清澈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
 
(填化学式).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3)KNO3和Ba(OH)2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
 

(4)为了判断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
 
进行试验.
(5)KNO3属于
 
 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图一系列变化,试推断:

(1)写出A-E的化学式:A
 
 B.
 
C.
 
 D.
 
E.
 

(2)写出①和④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①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3)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4)取一定量液体药品需要用
 

(5)既能给固体又能给液体加热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
 
                    
(2)镁离子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             B.Al2O3           C.CH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如图各仪器名称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6)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上图你还知道那些信息?(写两条)
 
 

(2)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Na2CO3),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嘿嘿,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也能写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反应A+2B=C+2D中,8gA和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
 
 g D,C和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