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6580  126588  126594  126598  126604  126606  126610  126616  126618  126624  126630  126634  126636  126640  126646  126648  126654  126658  126660  126664  126666  126670  126672  126674  126675  126676  126678  126679  126680  126682  126684  126688  126690  126694  126696  126700  126706  126708  126714  126718  126720  126724  126730  126736  126738  126744  126748  126750  126756  126760  126766  12677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浓硫酸 
.
CO↑+CO2↑+H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
 
(填“甲”、“乙”或“丙”)装置;
(2)装置C的作用是
 
,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是
 

(4)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
 
,化学方程式是
 

(5)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如图中选择相关的适合仪器,将其编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1)取用氧化铜粉末用
 

(2)盐酸存放在
 

(3)过滤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如图实验过程和现象,推断A、B、C及试剂甲、乙、丙可能是哪种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各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和净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
 

(3)若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顺序是
 
(从A-E中选择),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选用F、G、H中适当的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定该装置中溶液的pH值,则其pH
 
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按下列A装置进行实验.请填写以下空白:

①A装置中X是制取O2的装置可用方法Ⅰ: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也可用方法Ⅱ:在MnO2固体作用下分解含30%H2O2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O2.若用方法Ⅱ制取O2时,应选择
 
装置(填“B”或“C”).
②用方法Ⅰ制取O2时,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余物先进行
 
 
再往所得到的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酸钾中.含有
 
元素.
③用方法Ⅱ制取得的O2进行A图所示时,需先将其通过D装置.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此时得到的O2中已不含
 

④A图所示实验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对铝和铁的活动性作出如下实验探究:
(1)猜测:他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形状相同的铝片和铁片放入质量、质量分数都一样的稀硫酸中,铝反应速率比铁
 
(填“快”或“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于是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将形状相同的铝片和铁片放入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刚开始的反应结果让他感到意外--铝片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远远比铁片与硫酸反应速率要慢,于是他认为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有误.小明的化学沙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鼓励他继续实验,并将现象记录下来,小明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分1813152025
实验现象(铝)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少量气泡反应停止
实验现象(铁)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少量气泡
(3)释疑:终于在13-15分钟时发现铝的反应速率比铁快,由此证实铝的活动性确实比铁强,但小明百思不解为什么刚开始铝片反应慢呢.你能为小明解忧吗?你的解释是
 

(4)改进:你还能用其它的实验来证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吗?
你的设计是:将一铝片先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迅速放入盛有氯化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过一会儿,拿一磁铁沿着试管外壁在接近试管底部的地方移动,看到试管中有
 
色物质随着移动,同时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则也可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铁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
(1)由实验一可判断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
 
实验.
(3)实验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原因是
 

(3)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
 
,原因是
 

(4)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该气全通入装置D,则D中所用的试剂应该是
 
,现象是
 
;若要干燥硫化氢气体,D装置中所用的试剂应该是
 

(5)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为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初级中学学生为了探究该校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
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
 
,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只写一种假设,均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将收集到的一试管气体进行检验,检验该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
 
,原假设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中,碘缺乏可能会患上甲状腺肿大,碘过量可能会得甲亢.为此,某兴趣小组开展了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探究.
【查找资料】①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②国家规定:食盐中碘含量(以I计)标准为20~50mg/kg
③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
④单质碘(I2)难溶于水,碘与碘化钾溶液混合后生成易溶的KI3,KI3仍保持碘单质的化学性质.
⑤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淀粉的量充足时,颜色深浅度随碘含量变化而变化.
【实验探究】
步骤1:配制准备以下各种试剂:10g/100ml食盐溶液、0.0254g/L碘溶液、10g/L淀粉溶液、196g/L稀硫酸、1.66g/L碘化钾溶液、蒸馏水.
步骤2:取十支5毫升的小试管,贴上编号标签,按下表要求分别滴入碘溶液、蒸馏水和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有序放置在试管架上,留作对比用.
试管编号12345678910
碘溶液滴数2724211815129630
蒸馏水滴数0369121518212427
淀粉溶液滴数3333333333
步骤3:另取一支5毫升的小试管,将步骤1中配置的食盐溶液20 滴,碘化钾溶液3滴,稀硫酸溶液4滴、淀粉溶液3滴滴入试管中,并与步骤2中各试管进行颜色比对,结果得到的颜色与编号5相同.
【数据处理】小组同学经过计算,得出100毫升该食盐溶液中含有碘酸钾0.535m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存在于食盐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
 

(2)步骤1中,配置碘溶液时为了促进碘在水中的溶解,可以往水中加入适量的
 

(3)步骤2中,碘溶液用量的递减和蒸馏水用量的递增,其目的是
 
;整个探究过程中淀粉溶液滴数保持一致的原因是
 

(4)1千克食盐所含的碘酸钾为
 
 mg;是否符合标准?
 

【拓展探究】
(5)通过上述实验及平常pH试纸使用的启发,小组内有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的部分原理,简单的制作一种试纸,用于检测碘单质的存在,并获得成功.请写出其制作过程
 
,试纸命名为
 

(6)已知碘化钾(KI)与双氧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KI+H2O2+H2SO4=K2SO4+2H2O+I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双氧水是否完全分解.
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结论
 
 

双氧水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