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6955  126963  126969  126973  126979  126981  126985  126991  126993  126999  127005  127009  127011  127015  127021  127023  127029  127033  127035  127039  127041  127045  127047  127049  127050  127051  127053  127054  127055  127057  127059  127063  127065  127069  127071  127075  127081  127083  127089  127093  127095  127099  127105  127111  127113  127119  127123  127125  127131  127135  127141  1271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2)糖水可以透过滤纸
(3)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蔗糖放入水中,整杯水都有甜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小陈取一段细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做成螺旋状,并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1)小陈把铁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2)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3)假如实验成功,并控制得好,可观察到铁丝下端熔化成一个红热的小球,说明铁丝燃烧伴随
 
的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工业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取氧气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2)实验时,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将锥形瓶中生成的氧气通入烧杯与杯底白磷接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四支大试管,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镁条、锌粒、铁粉、铜片,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收集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结果发现铜片不与酸液反应,而其余金属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2)下列实验过程中的几步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向大试管内装金属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3)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钉、铁粉,再分别加入3毫升10%的稀盐酸,发现b中比a中产生气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据此,试说明第(1)题的实验设计不合理之处是
 

(4)另取一支c试管加入与b试管中等量的铁粉,再加入3毫升15%的稀硫酸,仔细观察较长时间,铁粉表面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这支试管浸入约60℃的热水中,试管内气泡明显增多.试对比第(3)题b中的现象,分析b、c两试管中实验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20g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并使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6g,计算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指出图中共有
 
处错误;
(2)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5)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难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用
 

(6)罗明同学探究A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Ⅰ)所示.检查图(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7)使用图(Ⅰ)装置制取CO2,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8)小亮同学也改进了A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并按下列操作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进烧瓶.根据现象判断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里,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填序号).
①净化后的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澄清石灰水 ④液态氧 ⑤稀有气体  ⑥五氧化二磷  ⑦食盐   ⑧蒸馏水⑨含氧40%的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