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193  127201  127207  127211  127217  127219  127223  127229  127231  127237  127243  127247  127249  127253  127259  127261  127267  127271  127273  127277  127279  127283  127285  127287  127288  127289  127291  127292  127293  127295  127297  127301  127303  127307  127309  127313  127319  127321  127327  127331  127333  127337  127343  127349  127351  127357  127361  127363  127369  127373  127379  12738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根据此装置回答:
①指出仪器a的名称:a
 

②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仪器a的下端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④由于
 
,在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的瓶口应该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趣味实验:能自燃的金属
【原理】有些金属处于极细的粉末状态时,活性较强,能在空气中自燃.这类金属粉末一般要用化学方法制得.例如,能自燃的铁粉,可以用FeC2O4?2H2O加热分解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2O4?2H2
  △  
.
 
CO2↑+CO↑+2H2O+FeO
3FeO
  △  
.
 
Fe2O3+Fe      4FeO
  △  
.
 
Fe3O4+Fe
所以铁粉表面积很大,在室温下遇到空气会发生激烈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燃烧
起来.
【操作】
①在大试管中加入约4药匙黄色粉末状的FeC2O4?2H2O.
②用酒精灯较彻底地预热准备好的试管,然后加热试管底部,使FeC2O4?2H2O慢慢地分解.
③加热到发生反应时,试管内粉末会出现翻腾现象,随之黄色粉末慢慢变黑.到试剂呈黑色而不再有翻腾现象时,停止加热,留在试管里的是自燃铁粉.
④趁热…,重新…,让试管自然冷却.
⑤实验时先把铁粉堆放在近试管口处,再…,立即使铁粉分批轻轻撒出.铁粉在空气中下落时发生自燃,产生一束束火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自燃铁粉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选用该装置的主要理由是
 

(2)实验时试管口如果出现冷凝水珠,应采取的措施是
 

(3)写出实验操作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的自燃产物中铁显+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仪器为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根据要求回答:
(1)填写上图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除选用上图有关仪器和带橡皮塞的导管外,还需要选用的主要仪器是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氢气时,肯定不需要如图仪器中的(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盐溶液,则写出A、B的一种可能组合:A
 
B
 
(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1)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
观察到的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甲  处
(石灰水中)
石灰水
 
说明一氧化碳
 
.(填化学性质)
乙  处
(氧化铜处)
氧化铜的颜色变化是
 
化学方程式
 
丙  处
(石灰水中)
石灰水
 
这是由于丙中生成了
 
(2)在丁处,判断集气瓶中的水已经排尽的根据是
 

(3)反应完成后的正确操作是
 
然后拆开实验装置,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若要证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般要考虑连个方面:一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是看
 
,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并逐渐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填“是”或“否”),理由是:
 

(3)除了以上两个方案外,你还能设计其他的方案来测定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吗?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及实验现象:
 

(4)在探究能量变化的实验中,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稀硫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5)在探究反应终点的实验中,小红认为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如果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说明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这种说法不正确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各化学方程式:
(1)
 
+
 
=Fe2(SO43+6H20
(2)C2H5OH+3O2
 点燃 
.
 
 
+
 

(3)
 
  △  
.
 
2CuO+CO2↑+H2O
(4)BaCl2+
 
=MgCl2+
 
(注意:反应物必须填可溶于水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事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3)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另一个方案不好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为进一步研究,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判断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无色气体,并对生成的气体成分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H2             ③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不合理
 
(填“①”、“②”或“③”).理由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合理(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假设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制取11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在氧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