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566  127574  127580  127584  127590  127592  127596  127602  127604  127610  127616  127620  127622  127626  127632  127634  127640  127644  127646  127650  127652  127656  127658  127660  127661  127662  127664  127665  127666  127668  127670  127674  127676  127680  127682  127686  127692  127694  127700  127704  127706  127710  127716  127722  127724  127730  127734  127736  127742  127746  127752  12776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M由
 
元素组成,2.6克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该可燃物中含有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B和D组成的发生装置除可制取氧气外还可制取的气体是
 
,选择该套发生装置符合的规律是
 

(4)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则需要的组合是
 
(填字母顺序),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 浓硫酸
(5)化学上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aO(固)+NH3?H2O(浓)=NH3↑+Ca(OH)2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可选用的组合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蓉蓉同学按如图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
(1)认识仪器:请写出图中热源的名称
 
,并指出使用它时的一点注意事项
 

(2)操作顺序:
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应
 

②连接仪器,固定试管.
③加热.加热时应先
 

(3)实验分析:
①请帮助她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
 

②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A、B、C三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一种原子中,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元素原子的质量约为碳-12原子质量的
1
12
的56倍,且是地壳里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
(1)A、B两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
 

(2)写出C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B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图1回答问题.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
 
收集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③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③写出高锰酸钾法制氧气的方程式
 

④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红、小兰和小峰三个人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写出以下探究过程中的内容:
【提出假设】: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小红、小兰、小峰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分别如图所示中的甲、乙、丙.实验前,三人各自称出了装置的质量,实验前,小红挤出了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Zn+H2SO4═ZnSO4+H2↑);小兰点燃蜡烛后立即塞上瓶塞;小峰将装置放入热水中一会儿拿出,实验后,他们都进行了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红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相等.而小兰和小峰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其他结论错误的原因.
 

【结论分析】:请用原子的理论,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运动至
 
刻度处.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前沿运动至
 
刻度处.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氨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显碱性.在实验室里可用固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共热,即可制得氨气(NH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制NH3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室里制取NH3可用
 
装置,收集NH3
 
装置(填序号).若要用F装置收集NH3,气体应从
 
端进
 
端出.
(4)G图是验证NH3性质的装置图,图中圆底烧瓶中收集了一瓶NH3,胶头滴管内预先装有水,烧杯中盛有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水,当用手挤压胶头把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中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NH3具有性质是①
 
 
(写两点性质)
(5)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O2,写出反应方程式
 
也可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他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新学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探究”后,对充气蛋糕内的气体成分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于是展开了相关探究的实验:
【提出问题】充气蛋糕内的气体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2  猜想二:可能是CO2
(1)收集充气气体蛋糕内气体的方法为
 

(2)猜测该气体是 N2或CO2的依据是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证明气体是CO2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