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609  127617  127623  127627  127633  127635  127639  127645  127647  127653  127659  127663  127665  127669  127675  127677  127683  127687  127689  127693  127695  127699  127701  127703  127704  127705  127707  127708  127709  127711  127713  127717  127719  127723  127725  127729  127735  127737  127743  127747  127749  127753  127759  127765  127767  127773  127777  127779  127785  127789  127795  12780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燃烧情况没有明显变化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黄铜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后,黄铜表面会出现深深的划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测密度B、用带火星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Mg
C、H2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安全问题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首要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C、实验室酒精着火,可立即用水灭火
D、扑灭电器、图书馆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A、发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如图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②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
B、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力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六种物质:①、金刚石   ②、石墨   ③、氮气   ④、熟石灰  ⑤、酒精 ⑥、干冰.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充入灯炮可延长灯炮使用寿命的是
 

(2)常用来刻划玻璃的是
 

(3)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5)能用做铅笔芯的物质是
 

(6)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质量是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如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
(1)M的化学式为
 
,N的化学式为
 

(2)常温下,B为固态,C为液体,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4)途径⑤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