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
B、反应物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
C、甲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
D、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原子概念中的“最小”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
B、分子概念中的“最小”是指,分子如果再分就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了 |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
D、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而合成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KNO3 HCl MgCl2 |
B、NaCl CaCl2 Na2CO3 |
C、H2SO4 KMnO4 NaNO3 |
D、NaOH Na2SO4 NH4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 | Y | Z | |
A | Fe | FeCl2 | Fe2O3 |
B | Ca(OH)2 | NaOH | NaCl |
C | AgNO3 | Ba(NO3)2 | BaSO4 |
D | H2O | O2 | CO2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现场CO2浓度高是因为人呼吸作用产生的 |
B、在封闭的空间,CO2分子几乎停止了运动,所以浓度高 |
C、可以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现场的CO2 |
D、化学为拯救生命做出了贡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B、![]() 向硫酸溶液不断加水 |
C、![]()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硫酸溶液 |
D、![]() 向10.4g10%的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 Na2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样品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黄铜屑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稀硫酸质量g | 20.0 | 40.0 | 60.0 | 8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2 | 0.4 | 0.5 | 0.5 |
A、锌有剩余稀硫酸反应完 |
B、稀硫酸有剩余锌反应完 |
C、锌和稀硫酸刚好反应完 |
D、铜和锌都反应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B、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改变 |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