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634  128642  128648  128652  128658  128660  128664  128670  128672  128678  128684  128688  128690  128694  128700  128702  128708  128712  128714  128718  128720  128724  128726  128728  128729  128730  128732  128733  128734  128736  128738  128742  128744  128748  128750  128754  128760  128762  128768  128772  128774  128778  128784  128790  128792  128798  128802  128804  128810  128814  128820  12882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完全反应后,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有
 
生成(填化学式);
(2)通过上述实验,下列归纳出的碳酸氢钠性质或推理正确的有
 
(填编号)
A.NaHCO3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
  △  
.
 
Na2CO3+CO2↑+H2O
C.加热时NaHCO3比Na2CO3易分解
D.无法比较NaHCO3与Na2CO3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表示
(1)①氯元素
 
②五氧化二磷
 
 ③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钠离子
 

⑤高锰酸钾
 
;⑥铝元素
 
; ⑦五氧化二磷
 
; ⑧硫酸根离子
 

⑨三个硫酸根离子
 
; ⑩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数字的意义:
①2H
 
;②Ca2+
 

③3O
 
;④Fe3+
 

(5)写出符号“4NO2”中数字的含义:
①“4”表示
 
;②“2”表示
 

(6)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

(3)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关注.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F六种物质中,A是组成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BDE为常见的气体,C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的液体,F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易分解,且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2)F物质的化学式是
 

(3)写出C转化成DE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仔细观察下列实验操作图,你能发现它有什么问题吗?请一一列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填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序号.)
名称 硝酸
 
食盐
 
化学式
 
FeO
 
Ca(OH)2
 
类别
 
 
 
 
 
A.酸     B.氧化物      C.盐     D.碱     E.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
 
、b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本单元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甲
 
,乙
 
,丙
 

(2)收集CO2应选择
 
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瓶的方法是
 

(3)若要检验气体是否为 CO2,应选择装置
 
,气体应从
 
处通入,该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应选择装置
 

(5)烧杯H中放有燃着的蜡烛,若将CO2气体从导管通入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上”或“下”)层蜡烛先熄灭,此实验证明CO2
 
 
 
的性质.
(6)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固体(FeS)和稀硫酸(H2SO4)(液体)常温反应来制取H2S气体,同时又生成硫酸亚铁(FeSO4),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②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2013年开始,学生实验操作成绩计入中考,某校进行实验考查,给出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氧气的制取.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Ⅰ.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上图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
 
(“填序号);实验前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该药品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标号),其中装置有误的是
 
(填字母标号),改正的方法是
 


(3)当观察到
 
现象时,甲同学可以开始b操作.
(4)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的气体制备,其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Ⅱ.乙同学抽签后,监考老师告诉他: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乙同学思考后按以下流程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铝、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铝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
 
,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保存得更就,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形成一层
 
,保护铝制品不被继续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