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增大,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能量基本不变 |
B、水电解比水蒸发需要更多的能量 |
C、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不变,分子的间隔增大 |
D、水通电后水分子分解成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6 | B、+4 | C、+3 | D、+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2℃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 |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实验结果偏小 |
B、将25mL 6%的NaCl溶液与25g水混合,混匀就能得到3%的NaCl溶液 |
C、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5.0g粗盐直接倒在盛10mL水的烧杯中溶解,然后过滤、蒸发,会导致精盐产率偏高 |
D、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取试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再加过量Ba(NO3)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瓦斯”气体可能是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分解所产生 |
B、煤矿发生爆炸后,如马上组织人员下井救援,可能会导致救援人员窒息或中毒 |
C、煤尘不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通明火不会引起爆炸 |
D、防止煤矿爆炸,保持井下通风很重要,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煤尘或“瓦斯”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操作 |
A | NaOH(Na2SO4) | 足量Ba(OH)2溶液,过滤 |
B | KCl(CuCl2) | 足量KOH溶液,过滤 |
C | CO(CO2) | 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 |
D | Cu(CuO) | 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