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977  128985  128991  128995  129001  129003  129007  129013  129015  129021  129027  129031  129033  129037  129043  129045  129051  129055  129057  129061  129063  129067  129069  129071  129072  129073  129075  129076  129077  129079  129081  129085  129087  129091  129093  129097  129103  129105  129111  129115  129117  129121  129127  129133  129135  129141  129145  129147  129153  129157  129163  12917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氢氧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65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5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1 2 3 4 5
样品质量/g 13 13 13 13 13
加入盐酸质量/g 15 30 80 130 15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28 43 90.8 138.6 158.6
(1)13g样品完全反应时放出气体的质量是
 
g.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为课题,进行下面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渣和滤液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分析】滤渣A的成分中一定含有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交流与评价】小明认为废液B中一定没有盐酸,其理由是
 

【反思与结论】小红反思后完成了下面实验,于是得出了滤液B成分
 

【实验拓展】若废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想得到纯净的氯化锌固体,你的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份不与铁粉发生反应.

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电视上的寻宝或探索节目中,常常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又称铜绿.某学习小组对铜绿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记录分析】I处绿色物质变黑;
Ⅱ处无水硫酸铜变蓝;
Ⅲ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
 
 
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 I处产生的黑色物质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CuO  (2)CuO和C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取 I处冷却后的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
 
,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1)正确.
【拓展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
 
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在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t2℃时40g 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
 
g.
(4)大量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方法是
 

(5)将t1℃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2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五氧化二磷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氨能与酸反应.
(1)实验A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2步,加入药品.第3步,向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第4步,停止通氧气,向烧瓶中加入热水.第5步,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①写出该实验获得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本实验利用对比法得出燃烧的条件,请在下表中填写对比的步骤及得出的结论.
对比的步骤      得出的结论
 
步和第
 
 
 
步和第
 
 
(2)实验B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检查装置气密性.第2步,装入药品.第3步,推动注射器,将浓氨水全部注入广口瓶中.第4步,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①第3、4步出现的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②为减少氨气对环境的污染,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活性氧化锌(ZnO)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近几年有关该物质的制备成为化工行业研究的热点.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了某厂用粗ZnO制备活性ZnO的生产流程,做如下探究.
制备活性氧化锌一种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的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1)粗ZnO中常含杂质FeO、CuO
(2)反应3是为了制得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可制得活性ZnO
(3)已知:几种物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物质Fe(OH)2Fe(OH)3Zn(OH)2Cu(OH)2
开始沉淀时pH6.341.486.25.2
完全沉淀时pH9.73.28.06.4
Fe(OH)2是一种絮状沉淀,不易除去,处理时常将其转化为Fe(OH)3而除去.
请问答下列问题: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
 

(2)写出在粗ZnO样品中加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写一个).
(3)反应1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并完全沉淀Fe(OH)3,为了暂不形成Cu(OH)2、Zn (OH)2,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
 

(4)操作A的名称是
 
,该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5)反应2中加入锌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6)B溶液的溶质是(NH42SO4,检验其中是否含NH4+的方法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黑色颗粒是
 
(填化学式),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或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还可能是NaOH.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
 
步骤二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白色物质为Na2CO3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评价反思】丙同学认为在实验步骤二中,①操作完成后,还可以另外选用
 
试液(任写一种)来代替氯化钙溶液.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
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及有关金属,设计如下所示流程.

该回收流程中:固体A的成分是
 
;含铁元素的物质(污水除外)有
 
(填字母序号),试写出滤液C与适量的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