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8979  128987  128993  128997  129003  129005  129009  129015  129017  129023  129029  129033  129035  129039  129045  129047  129053  129057  129059  129063  129065  129069  129071  129073  129074  129075  129077  129078  129079  129081  129083  129087  129089  129093  129095  129099  129105  129107  129113  129117  129119  129123  129129  129135  129137  129143  129147  129149  129155  129159  129165  12917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H
1.008
2He
4.003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氟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写出原子序数为13、17二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5)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形成
 
离子(填“阳”或“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图2中能表示H2变化的直线是
 
(填“a”或“b”)
(3)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镁粉的质量    m    m
  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的质量    50g    lOO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第一次实验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写出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
 

(3)每次实验巾加入镁的质量(m)为
 

(4)求解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5)若将第一次反应后溶液蒸发掉68.4g水后,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组合实验装置,请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看到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则B中应看到的现象是
 

(3)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E装置来收集剩余的气体,请在如图中给E装置添加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部分腐蚀的溶液,已知该溶液不是NaNO3,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初步判断】
(1)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
①酸;②碱;③盐.
【实验探究】
几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实验过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色卡,pH=7火焰呈黄色
 
【分析与推理】
(2)“步骤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3)完成“步骤一”后,可推理出该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写溶质化学式),你的理由是
 

(4)请你设计“步骤三”:加入的X试剂是
 
,若实验现象是
 
,可推理出该溶液是
 
(写溶质化学式).
【反思与评价】
(5)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欲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其中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加以鉴别的是
 
.欲将其他的两种物质鉴别出来,所需试剂可以选用
 
.(均用化学式来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石头纸”是一种含碳酸钙的纸张,取20g石头纸碎片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80g,至不再产生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92.96g(石头纸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你参与实验室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的研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OH的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347
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探究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CaCO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探究】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甲猜想正确
乙: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沉吟液中滴加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乙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本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溶,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再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x.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1)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2)称量:托盘天平调平完成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序号)
A 左盘纸片上添加氯化钠    B 右盘纸片上添加砝码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
规格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4)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称量和量取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操作,否则都会导致实验失败,如,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称量固体时,物品和砝码放反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正确放置砝码和物品的前提下,若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