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008  129016  129022  129026  129032  129034  129038  129044  129046  129052  129058  129062  129064  129068  129074  129076  129082  129086  129088  129092  129094  129098  129100  129102  129103  129104  129106  129107  129108  129110  129112  129116  129118  129122  129124  129128  129134  129136  129142  129146  129148  129152  129158  129164  129166  129172  129176  129178  129184  129188  129194  12920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1℃时,将3g乙物质加入1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N点表示在t2℃时甲物质形成的溶液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4)欲使甲溶液从状态M变化为状态P,简单的操作步骤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采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3)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2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洗气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
 
,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6)如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镍(NiSO4)、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友情提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Ni、Cu.
(1)实验操作Ⅰ和Ⅱ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X是
 
,M是
 
,固体Y中含有
 

(3)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考查的内容是: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g.如图是小强同学在实验考试过程中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2)指出如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
 

(3)经测定,小强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①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杂质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溶解固体之前烧杯中有少量水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市进行了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氧气的制取.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如图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
 
(选填序号).
(3)如图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标号),其中装置有误的是
 
(填字母标号).
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甲同学可以开始b操作.
(4)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的气体制备,其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3)从B到C过程中,烧杯中溶液温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
 

A. 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液       D.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b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粘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
  △  
.
 
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从上图中选择
 
 
.用如图H装置收集氨气时,观察到
 
现象说明氨气已收满.
③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 熟石灰    b烧碱    c 盐酸   d硝酸铵   e硝酸钾  f 硫酸  g纯碱(填字母).
①人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②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③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④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2)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磷元素
 
;②2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3个钙离子
 
;④最简单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
 
,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
 
不合理,其理由是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
 
进行改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收集某气体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C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
 
.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7(填“>”或“<”或“=”),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