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106  129114  129120  129124  129130  129132  129136  129142  129144  129150  129156  129160  129162  129166  129172  129174  129180  129184  129186  129190  129192  129196  129198  129200  129201  129202  129204  129205  129206  129208  129210  129214  129216  129220  129222  129226  129232  129234  129240  129244  129246  129250  129256  129262  129264  129270  129274  129276  129282  129286  129292  12930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香兰素(化学式为C8H8O3)存在于香草豆等植物中,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C、香兰素属于有机物
D、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B、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 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经检测某瓶气体只含C、H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这瓶气体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有一种单质
B、可能有两种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两种分子 E 和 G 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 L 和 M(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和M是单质
B、L可能是化合物
C、这是一种化合反应
D、该反应体现了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照相馆洗完胶卷底片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镁、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镁,可能含有铁和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四组对比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结论
A     
呼出的气体全部都是CO2
B      
O2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C   
铁生锈一定有O2参与
D      
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和油脂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
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青菜、黄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