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145  129153  129159  129163  129169  129171  129175  129181  129183  129189  129195  129199  129201  129205  129211  129213  129219  129223  129225  129229  129231  129235  129237  129239  129240  129241  129243  129244  129245  129247  129249  129253  129255  129259  129261  129265  129271  129273  129279  129283  129285  129289  129295  129301  129303  129309  129313  129315  129321  129325  129331  12933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
B、t1℃时,15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克
C、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仍为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一定条件 
.
 
2x+2TiCl4+6CO,则x为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的水分,都会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SO4溶液 稀H2SO4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Cl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u粉 铁粉 用磁铁吸出
D KCl 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Fe3+     Na+     OH-
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
D、Ca2+     Cl-      CO3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塞,在瓶口附近看到白雾,其根本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海带中的“砷”对人体有害,通常需要浸泡24小时才能除去.根据如图提供的砷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砷属于金属元素
B、砷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3
C、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
D、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4.9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Fe3+   Na+   OH-
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
D、Ca2+  Cl-   CO3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本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之一是碘-13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核电荷数为53,下列关于碘-13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中子数为53
B、碘-131的质子数为131
C、碘-131的核外电子数为53
D、碘-131的质子数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