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226  129234  129240  129244  129250  129252  129256  129262  129264  129270  129276  129280  129282  129286  129292  129294  129300  129304  129306  129310  129312  129316  129318  129320  129321  129322  129324  129325  129326  129328  129330  129334  129336  129340  129342  129346  129352  129354  129360  129364  129366  129370  129376  129382  129384  129390  129394  129396  129402  129406  129412  12942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
 
(填标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气体是
 
,构成该气体的微粒是
 

(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人体缺铁会引起
 

(4)家庭使用的燃料,大多是罐装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有丙烷(化学式为C3H8).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两种常见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煮完饭后通常是把燃气灶开关关上来熄火,这样熄火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完成下列物质归类.
(1)常见化石燃料:煤、天然气、
 
    
(2)常见集气方法:向上排空气、向下排空气、
 

(3)常见
 
:生石灰、浓硫酸、烧碱   
(4)常见
 
:塑 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装置,试图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任意一组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研究性小组对实验室的一瓶久置的NaOH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将14.4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g稀盐酸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X 4.4
(1)表中X的值为
 

(2)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
(3)计算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为114.5g,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什么?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1)在反应①中X的作用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若F不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属于离子的是
 
(填写离子符号).
(2)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在A、C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
 
(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
 
(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1g以下使用游码),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