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335  129343  129349  129353  129359  129361  129365  129371  129373  129379  129385  129389  129391  129395  129401  129403  129409  129413  129415  129419  129421  129425  129427  129429  129430  129431  129433  129434  129435  129437  129439  129443  129445  129449  129451  129455  129461  129463  129469  129473  129475  129479  129485  129491  129493  129499  129503  129505  129511  129515  129521  12952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的粉末将固体加入水中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加入足量的木炭并点燃
 C鉴别蒸馏水和氨水 闻气味
 D比较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银和氢氧化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如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 硬度好 铝、铜、镁等.硬度小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碳、铬、镍等.纯铁抗腐蚀性不如不锈钢
(1)由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
 
 
;(至少答两点)
(2)把硬铝放在足量的盐酸中,最后剩余的金属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铁制品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铁生锈是由于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而在铁中熔合了一定量的碳、铬、镍等形成不锈钢后,改变了纯铁的
 
,因而其抗腐蚀性能大大增强,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利用.
(4)铝、铁、铜是三种最常见金属,实验室要验证它们的活动性强弱,用选择
 
方案就能达到目的.
    A.铝、铜、硫酸亚铁溶液            B.铁、铜、硫酸铝溶液   
    C.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铜     D.铝、铜、铁、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用微观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2)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等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其原因是:
 

(3)氨气(NH3)常作制冷剂及化肥,同时它还可作清洁能源.一定条件下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填“>”、“=”或“<”)乙溶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分别是稀盐酸、石灰水、烧碱溶液、纯碱溶液、氯化钙溶液中的1种. (已知:碱性的纯碱溶液能与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①盐酸    ②烧碱   ③纯碱   ④熟石灰  ⑤氯化钙
(2)向A、E混合溶液中加入C溶液,溶液的pH与加入C溶液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则图中a-b、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将C、D溶液混合,溶液变浑浊,过滤,对滤液F进行探究,其过程如图2所示.
①写出C、D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X溶液为C溶液,则滤液F中溶质组成为
 
(写化学式).
③若X溶液为D溶液,则K溶液中溶质组成为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虚线两边的物质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请根据以下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回答.
(1)若A能依次转化为D,A为标准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2)若从A到D,相邻物质间可以互相反应,且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溶于水会放热,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B和C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的试剂是
 

(3)若D能依次转化为A,D由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2:2,则B的化学式为
 
,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化石燃料中均含有碳元素.化石燃料包括石油、
 
、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息息相关.根据有关知识填写如表.
    物质用途①活性炭可用于净水②干冰可用于
 
    相关性质活性炭具有
 
干冰升华吸热
(3)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化肥尿素[CO(NH22],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尿素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若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你认为猜想
 
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20g含HCl和CaCl2的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碳酸钠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
(3)计恰好完成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