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494  129502  129508  129512  129518  129520  129524  129530  129532  129538  129544  129548  129550  129554  129560  129562  129568  129572  129574  129578  129580  129584  129586  129588  129589  129590  129592  129593  129594  129596  129598  129602  129604  129608  129610  129614  129620  129622  129628  129632  129634  129638  129644  129650  129652  129658  129662  129664  129670  129674  129680  12968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6%的氯化钠溶液
 
mL(精确到0.1mL;水
 
g.
②量取: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④装瓶: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①配制溶液时应用蒸馏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杂质,有时会干扰实验.为了检验某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
②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③为保护水资源,实验室的废液需要处理后排放,为减弱含硫酸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
 

A.废铁钉  B.二氧化碳   C.熟石灰    D.碳酸钠
④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处理后在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老师提出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为了完成该实验,你认为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4)小明用D装置测量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图E中
 
(填a或b)处保持水平,读出体积为6.0mL.实验发现,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0ml,其理由是
 

(5)小红用图F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d端通氮气
②从c端通二氧化碳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糖衣片中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和组成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究.
探究Ⅰ:利用实验室的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红色固体是
 
;溶液乙中的溶质是
 

探究Ⅱ: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的化学式.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时,先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78g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样品按图1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并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图2所示关系图.
【数据分析】
(1)图1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
 
,该物质的质量为
 
 g.
(2)T3℃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SO4
 高温 
.
 
Fe2O3+X↑+SO3↑,其中X的化学式
 

(3)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4)已知FeSO4?xH2O
  △  
.
 
FeSO4+xH2O;计算FeSO4?xH2O中的x.(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讨论】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对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产生了兴趣.请你一同参与以下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H-.Na2CO3属于
 
(选填“酸”、“碱”、“盐”);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右图实验
(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生成
 

【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使酚酞试液变红;
【交流反思】
(4)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探究结论说:“Na2CO3溶液使酚酞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可能是
 

【拓展应用】同学们称取10g纯碱(杂质只有氯化钠)固体,将其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得到氯化钠溶液56.7g.请计算:①反应中产生的CO2的质量;②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④滴加
 
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实验数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
加氧化铜的质量(g)mm
加稀硫酸的质量(g)50100
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100100
B中主要现象淡蓝色沉淀
若第一次试验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一次试验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第二次实验B中的主要现象是
 

(3)试验中加入氧化铜m的数值为
 

(4)求解第二次反应中生成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
 

(5)若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滤液蒸发32.35克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试验中所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过程如果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环保问题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其中汽车尾气是产生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
某汽车采用的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普通汽车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为1:15,稀薄燃烧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可达到1:25以上,与普通发动机相比,稀薄燃烧发动机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请你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稀薄燃烧发动机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0克稀盐酸恰好与8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求:
(1)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某学校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仪器名称a
 
,b
 

(2)B装置的作用
 
.为了检验B装置的作用是否彻底,可在上图
 
之间(填写装置序号)增加一个
 
(选填E或F)装置.
(2)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生成Na2CO3和O2外,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呢?简述理由
 

(4)装置D的作用是
 
.有同学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试管D的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请帮助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
取样,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溶液中有NaOH剩余.
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