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534  129542  129548  129552  129558  129560  129564  129570  129572  129578  129584  129588  129590  129594  129600  129602  129608  129612  129614  129618  129620  129624  129626  129628  129629  129630  129632  129633  129634  129636  129638  129642  129644  129648  129650  129654  129660  129662  129668  129672  129674  129678  129684  129690  129692  129698  129702  129704  129710  129714  129720  12972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筹划高铁“大棋局”,国人有望乘高铁2天到达美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的车体材料可以是
 
(不定项选择);
A.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的玻璃钢
B.硬度大、密度小的铝合金
C.密度小、可塑性好的金属钛
(2)高铁列车上的指示牌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
 
材料;
(3)若高铁列车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则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来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某科研机构选择了乌牛早、浙农117号和龙井43号三种均生长了一年的盆栽茶树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水分适宜的同一温室内进行,并用科学仪器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的高峰都出现在
 
  (填具体时间),说明此时植物的
 
  作用最强,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2)综合分析图甲和图乙的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
 

(3)适量喝茶对身体健康有益,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已知一种儿茶素的化学式是C15H14O6,该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物质在溶解扩散的过程中,与溶剂的分子发生作用,通常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那么我们是否能直观地观察其中的能量变化呢?让我们来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当学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以后,同学们议论开了:物质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不同的物质溶解在水中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是否一样?
【建立假设】甲组同学认为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不会变化,而乙组同学认为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方案一:(1)取三只烧杯,分别加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分别取一药匙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3)记录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溶质         温度 溶解前水的温度/℃ 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氯化钠 19 19.5  
硝酸铵 19 8  
氢氧化钠 19 31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讨论与分析】我们能否尽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用品探究物质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
方案二:用品:玻璃杯、小木片、蜡烛、火柴、氢氧化钠、硝酸铵化肥、水
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探究中的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点燃蜡烛,杯底部用石蜡油粘上小木片,蜡油凝固后向玻璃杯中放入50ml水,加入2药匙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变化  
 
   
【解释与结论】氯化钠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硝酸铵溶解时,溶液的温度
 
,试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
 
.所以,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探究实验方案,试着说出它们的优点或不足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首先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下端管口浸没在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燃烧所需的一个条件是
 
,为了满足该条件,随后同学们打开弹簧夹,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请写出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用理化知识解释C装置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暑假,同学们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CaCO3
 
可能是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2)设计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甲同学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一定是CaCO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  论
取上述白色粉末溶于水,并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该白色粉末中既含有氢氧化钙,又 含有碳酸钙.
取上述残留的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请你写出下列正确的化学用语:
(1)请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
 
 
   铜
 
   He
 
    S
 
   Fe
 

(2)请写出下列离子符号或名称:
氢离子
 
钠离子
 
氯离子
 
Ca2+
 
 OH-
 

(3)请标出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二氧化碳
 
氮气
 
  氯化钠
 
氧化铁
 

硫酸
 
氢氧化铜
 
碳酸钙
 

(5)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①S2-
 
        ②
+2
CaO
 

③H2O
 
        ④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选A、D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为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A或B).A.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B.熄灭酒精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时,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优点是
 

(4)实验室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物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该实验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已知: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E、J为金属单质,K为蓝色不溶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K的化学式为
 

(2)写出 J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设计如下实验:(1)收集5L某同学呼出的气体样品,(2)在气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充分反应.(3)把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慢慢滴入浓度为5%的盐酸,到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5.0g盐酸前并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加入盐酸产生CO2的总质量是多少(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3)该气体样品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已知:常温下CO2的密度为1.96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
(1)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下列化学量中,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
 
(填序号).
①合金中锌的质量     ②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③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④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⑤硫酸溶液的体积        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