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596  129604  129610  129614  129620  129622  129626  129632  129634  129640  129646  129650  129652  129656  129662  129664  129670  129674  129676  129680  129682  129686  129688  129690  129691  129692  129694  129695  129696  129698  129700  129704  129706  129710  129712  129716  129722  129724  129730  129734  129736  129740  129746  129752  129754  129760  129764  129766  129772  129776  129782  12979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保护环境,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石头纸”是倡导“低碳生活”的一个例子.它是以地壳内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纸,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请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
①可分别燃烧这两种纸,易燃烧的是
 
纸;
②可向纸上分别滴加
 
,有明显现象的是
 
纸;
③为验证上述②中的气体可将该气体通入到
 
中.
(2)现有H、C、O、Ca、Na五种元素,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②西气东输的气体是
 

③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④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为有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中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能表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填序号);它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失”或“得”),形成粒子的符号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是由
 
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3)反应分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4)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该技术可有效减少碳排放 B.“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能耗大是该技术的一大缺点  D.“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纯碱等.
(5)取10g碳酸钙固体在高温反应炉内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由石油炼制得到.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下同)能源,太阳能属于
 
能源.
(2)1个C分子中含
 
 个原子.
(3)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4)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A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5)若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24 g的B物质在-定条件下发生如上反应,当B物质完全反应时,可生成22gC物质和9gD物质.由题意可知:则A物质一定含有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123.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加热使气体全部逸去,得溶液131g.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气体
 
g;
(2)小明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一个即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路灯灯罩内充氮气是因为
 
,可以充当保护气.
(3)防止路灯钢管生锈的措施有
 
,请写出工业上除锈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②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2)用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7.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15%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7.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混匀;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图2的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如图1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假设石灰石中的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小红、小刚和小明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小刚认为废液中溶质是CaCl2和CaCO3
小明认为废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小红认为小刚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她从废液缸中取少许上层清液(下称“废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小红认为她的猜想正确,你认为她的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
小明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结论: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与讨论】(1)小明又取少许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反应现象是
 

A.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D.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2)若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 (y)如图1所示.图中纵坐标(y)表示
 
(填“生成气体的质量”或“生成沉淀的质量”).
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离子OH-CO32-Cl-
Na+易溶易溶易溶
Ca2+微溶不溶易溶
(3)小刚也取少许废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现有少量白色的沉淀产生,他认为所用NaOH溶液可能变质,该白色沉淀是CaCO3;根据上述物质的溶解性表,你认为该白色沉淀还可能是
 

Ⅱ.定量探究
为了分析废液里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0.44g (不考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废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结果)
(2)废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3分)
【交流与反思】若要想使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2)写出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
(3)原固体中可能含有
 

(4)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