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924  129932  129938  129942  129948  129950  129954  129960  129962  129968  129974  129978  129980  129984  129990  129992  129998  130002  130004  130008  130010  130014  130016  130018  130019  130020  130022  130023  130024  130026  130028  130032  130034  130038  130040  130044  130050  130052  130058  130062  130064  130068  130074  130080  130082  130088  130092  130094  130100  130104  130110  13011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3)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取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某种气体的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一:利用分离空气得到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①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2)将气体通过能红热的铜 除尽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其密度 密度为1.2572克/升
实验二:用化学反应得到氮气
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得氮气,还生成氯化钠和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g/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与反思:
由以上两个实验测出的氮气密度不一样,请简述原因:
 
.瑞利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导致重大科学发现,你受到的启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课上,甲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酸碱性,乙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石灰水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如图所示).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甲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得到蓝色溶液;乙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B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最终将A中的溶液和B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C中.
(1)甲同学的实验中向
 
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为红色.
(2)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烧杯A中的溶液溶质一定有
 

A.HCl         B.NaOH        C.NaCl
(3)两位同学继续对烧杯C中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C中的废液除石蕊和水外,其组成可能为:
 
,②
 
,③
 

【设计完成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烧杯C中的废液可能的组成: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4)最后,两位同学向烧杯C中加入
 
,实现了此次实验的绿色排放(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其溶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试计算:
(1)配制一瓶5%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
 
g;
蒸馏水
 
mL.(假设该葡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1g/mL)
(2)葡萄糖的式量为
 

(3)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90g葡萄糖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
 
g麦芽糖(C12H22O11)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用B、D组合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
 

(4)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H2S,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如图G、H、I组合收集H2S.
①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各装置的作用:H
 
、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 
  △  
.
 
 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BaCl2=BaCO3↓+2NaCl+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
 
,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
 
(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
 
℃.
(5)“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原因是
 
(选填序号).
①“母液”不含Na2CO3             ②“母液”多次循环后,NaCl含量增加
【组成确定】
(6)取少量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
 
(选填数字序号,下同),充分搅拌,再加少量
 
,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①Ag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稀硝酸
(7)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时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先要
 
,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是作用是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
 
(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测得C,D共增加m1,E质量增加m2,则m1:m2
 
(填“>”、“=”或“<”)9:22.
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
 
g.
③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则该剩余固体是
 
(填化学式)和NaHCO3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学习了化学之后,发现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1)端午节妈妈给小明煮糯米粽子和鸡蛋,糯米粽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小明的校服面料是涤纶,里料是棉,区分 这两种纤维最简单的方法是
 
.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3)小明发现家里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几包活性 炭,放置活性炭的目的是
 

(4)小明家使用的水属于硬水,硬水的危害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设计实验】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
 
 
;再加过量的
 
 
,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
 
 
,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
溶解,再加入
 
 
乙的猜想
不成立
2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实验结论】
海水“制碱”的最终固体产物是碳酸钠.
【数据分析】
在取回的样品中加入2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同学们带回了多少克固体样品?(要求有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1)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2)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两个广口瓶中现象的不同点是:①
 
;②
 
,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温度会影响铁生锈的快慢,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铁路建设中常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
 高温 
.
 
Al2O3+2Fe;若将两段钢轨焊接需要224g的铁,需在反应中加入原料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