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955  129963  129969  129973  129979  129981  129985  129991  129993  129999  130005  130009  130011  130015  130021  130023  130029  130033  130035  130039  130041  130045  130047  130049  130050  130051  130053  130054  130055  130057  130059  130063  130065  130069  130071  130075  130081  130083  130089  130093  130095  130099  130105  130111  130113  130119  130123  130125  130131  130135  130141  1301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液漏斗是往密闭的反应容器中随时填加液体的一种仪器.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D、E图中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 划在实验室制甲烷和一氧化碳,经查资料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制取这三种物质的反应原理如下:
醋酸钠固体+碱石灰固体
加热
 Na2CO3+CH4↑,
H2C2O4
 浓硫酸 
.
 
CO2↑+CO↑+H2O(H2C2O4常温下为固体,浓硫酸常温下为液体)

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制取一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3)若选择B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B装置要做少许改进,你的改进是
 
.若用B、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去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的理由是
 

(4)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再
 

(4)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采用哪种发生装置?
 
(填序号),主要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制取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之一如下图所示:

(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Fe2(SO43+Fe=3FeSO4外还有2个反应,①有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没有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同时作为反应器维持70℃-80℃所需热量主要提供者的反应是
 
(填序号①或②);反应器所在的厂房要加强通风的原因可能是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3)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
温度/℃ 0 10 30 40 50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5.6 20.5 33.0 40.4 48.8 55.0 55.3 50.6 43.7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根据上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5)将无水硫酸亚铁(FeSO4)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产物有三氧化二铁和其它二种硫的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要配制20℃时200g10%的甲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①需要称取甲的质量是
 
,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量取水时,若按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③图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实验前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3)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有关气体的实验.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2所示.
A、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B、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完成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分液漏斗小试管大试管
装置内的药品
 
 
紫色石蕊试液
大试管中产生的现象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 ③
 
化学方程式④
 
(4)同学们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3所示.改后该装置的优点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B装置应如何改进才符合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某铁粉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g,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铜反应.请结合如图提供的数据计算.
(1)a的数值.
(2)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40.8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酸碱盐的知识学习完之后,同学们对本部分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探究.
(1)同学们发现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这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许多的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盐的溶解性表,同学们发现有的物质不能参加复分解反应,例如
 

(写一种即可);
(3)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固体样品加适量水溶解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据此他认为该样品没有变质,他的结论正确吗?说明理由.
②乙同学的实验如图:

若现象a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
 
,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现象b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样品已变质,其原因是
 

(4)在做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当观察到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共用去14.6%的稀盐酸20g,求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有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生成5种物质:C、CO、Na2O、Na2CO3、NaOH.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第一步: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的气泡,E中出现浑浊.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距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结论】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碳和
 

【实验反思】①B装置中盛放的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在第二步实验中,E中出现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④大家一致认为最初猜想的物质中不可能有
 
,原因是
 

⑤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
 
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白色固体为Na2CO3
没有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确定某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I、Ⅱ为
 
操作.
(2)无色溶液B中加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经分析,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填写三种即可)①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机取一定量的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分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35g35g35g35g
剩余固体的质量8.6g7.4g6.2g5.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机所取镁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结束后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是
 
(结果精确到0.01g)
(4)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要有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