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299  133307  133313  133317  133323  133325  133329  133335  133337  133343  133349  133353  133355  133359  133365  133367  133373  133377  133379  133383  133385  133389  133391  133393  133394  133395  133397  133398  133399  133401  133403  133407  133409  133413  133415  133419  133425  133427  133433  133437  133439  133443  133449  133455  133457  133463  133467  133469  133475  133479  133485  1334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

11:18

B.

22:9

C.

1:1

D.

1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

物质:CaCl2,杂质:CaCO3,除杂方法: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

 

B.

物质:Cu,杂质:CuO,除杂方法: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

 

C.

物质:NaCl溶液,杂质MgCl2,除杂方法: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物质:Zn(NO32溶液,杂质AgNO3,除杂方法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时,50克水中加入50克甲得到不饱和溶液

B.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40℃时,乙析出

晶体最多

C.40℃时,丙和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乙二醇﹣﹣汽车水箱防冻液

B.安全常识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电器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缺锌﹣﹣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D.生活经验

区别羊毛和化纤﹣﹣灼烧闻气味

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 微粒在不停运动

  B.1滴水中含有1.7×1021个H2O分子 —— 微粒是很小的

  C.等体积的大米和绿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 微粒间有间隙

  D.食盐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NaOH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固体

   D.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家庭装修需要各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水管

B.

沙子

C.

铝合金窗户

D.

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