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 g CuO,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②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某小组同学使用的实验装置气密性很好,且是在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但收集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始终在95%左右,试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是一种可用于洗气、集气等多种功能的装置。小强想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较干燥的氧气,他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F进行组装,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也常用A装置制备甲烷(CH4)气体,推测其反应物是 (填序号)。
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Na2CO3固体和水
C.CO2和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 验 一 | 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 验 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________ | |
实 验 三 | ________ | __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