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Ca中,水属于 .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土壤、海水中,水属于 .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2CO3、NaOH中,水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净化的常见方法有过滤、吸附和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2)向水中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除去水中的杂质和臭味;
(3)鉴别水样是否是硬水,可以用 ;
(4)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答出一种即可).
(5)通电分解水,与电池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水既作溶剂又作 .
(7)用水和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四个步骤依次是计算、 、
和装瓶贴签.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8)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 ___ _ 。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右图回答:
①从CO2的性质角度分析,下面蜡烛首先熄灭的原因是 .
②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4)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主要原因之一是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未添加阻燃剂.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Mg(OH)2可以做阻燃剂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氢元素 ;②两个氢分子 ;③铜原子 ;④铵根离子 .
(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2 | 84 | 5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24 | 0 | 14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A. 先左后右 B. 先右后左 C. 不偏转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
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 B.H2O C.S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