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应为____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要配制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温度时,将2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现有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__(填“10mL”“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1.5mL B.2mL C.3mL D.4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购买和使用化肥时,要了解化肥的性质,以便合理施用。为了给爸爸做技术指导,小红
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做了以下
探究。
【实验探究】
探 究 过 程 | 实 验 现 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
K2CO3 | (NH4)2SO4 | ||
(1)配制碳酸钾、硫酸铵溶液。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 |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
(2)猜想与假设。 碳酸钾、硫酸铵溶液的酸碱性都可能有 种情况。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变蓝 | 变红 | 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说明硫酸铵溶液显 性。 |
(3)与盐酸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 无明显现象 | 碳酸钾能与酸反应。 |
(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 无明显现象 |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 硫酸铵能与碱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与应用】碳酸钾与硫酸铵 (填“能”或“不能”)混用,说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