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 ___ _ 。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右图回答:
①从CO2的性质角度分析,下面蜡烛首先熄灭的原因是 .
②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4)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主要原因之一是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未添加阻燃剂.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Mg(OH)2可以做阻燃剂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②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③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④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因为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 Y 形试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A 中 Y 形试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C ) , a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大理石粉 B. 面粉 C. 煤粉 D. 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B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
(1)A、C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E转化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 论 |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不变色 | 只含 C |
② | 含 C、CuO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含 |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可以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单质,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
(2)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 ;
(3)写出H转变为G的化学方程式: ;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