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一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的pH____ 7(填“<”“=”或“>”), 纯碱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类化合物。
(2)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⑵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发生装置为 ▲ ;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⑶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认为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 ;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 b.可能是 ▲ 。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 ▲ 成立;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 ;
【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 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① 利用上述装置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依次顺序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
② 装置C的目的是 ,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 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关于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网络(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B为红棕色固体,C、D、E常温下均为气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E。请回答:
(1) A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B向C转化的反应方程式 。
(3)E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
步骤 | 现象 | 分析 |
①点燃A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 (5) 。 |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 |
②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 | B处 (7) ,D中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下降。 | 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 |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火焰 | C中 (9) |
实验讨论: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单质碳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高温时单质碳跟二氧化碳不能反应
D.高温时碳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纳米材料是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B.碳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