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5755  135763  135769  135773  135779  135781  135785  135791  135793  135799  135805  135809  135811  135815  135821  135823  135829  135833  135835  135839  135841  135845  135847  135849  135850  135851  135853  135854  135855  135857  135859  135863  135865  135869  135871  135875  135881  135883  135889  135893  135895  135899  135905  135911  135913  135919  135923  135925  135931  135935  135941  1359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强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加入20 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为7时,共用去100 g稀盐酸。求实验中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制的小苏打样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13.6 g该样品的烧杯中加入93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0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HCl ═ NaCl+HO+CO↑)。

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火电厂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一定条件下石灰石浆可以很好的吸收二氧化硫,其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 2CaSO4+2CO2,若要处理128 g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老师准备实验时,将带有铁锈的铁丝放入烧杯中并加入稀盐酸除铁锈。细心观察,发现下列现象:①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②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1)铁丝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铁丝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写出现象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3)为弄清楚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小明和小红进行了如下实验:

【猜想与假设】

①小明猜测可能是氯化亚铁溶液的浅绿色遮掩了黄色;

②小红猜测可能是铁和溶液中的氯化铁发生了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              溶液

溶液黄色没有消失

猜想①不成立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最后变为浅绿色

猜想②成立

【实验结论】铁和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过生日时发生了一件怪事,当他许下心愿吹灭蜡烛后,蜡烛竟又重新燃烧,反复几次,蜡烛总能灭而复燃。同学们将蜡烛剥开发现: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一根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

【提出问题】该金属丝是什么?它的存在是不是蜡烛灭而复燃的原因?

【初步探究】蜡烛为什么会灭而复燃?

【资料一】蜡烛的棉芯里藏有一些金属,当蜡烛燃烧时,棉芯里的金属被熔化的石蜡包裹起来,由于隔绝了氧气,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熄灭后,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可以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实验反思】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产生的,小明认为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资料二】蜡烛内的金属是Mg、Fe或Cu中的一种。

【深入探究】蜡烛芯内的金属是Mg、Fe或Cu中的哪一种?

【猜想与假设】(1)根据已有的知识大家一致认为,该金属不可能是Fe和Cu,其原因是:

①铜是紫红色的,不是银白色的;

                         

(2)同学们一致猜想:该金属是Mg。

【查阅资料】镁可以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温度越高,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镁越多。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该金属丝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加入到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

有气泡不断冒出,气体燃烧,听见爆鸣声,火焰呈淡蓝色

生成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冷却后红色褪去

反应生成了Mg(OH)2,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        

【实验结论】此金属为镁,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泡和沉淀产生。为了探究生成的气体和固体沉淀的成分及产生原因,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二氧化硫;     猜想二:二氧化碳;    猜想三:氢气。

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原因是                               

【查阅资料】①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②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 2NaOH+H2↑。

        第2题图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验证生成的气体是否为SO2,他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

的石灰水中,发现                                     ,确定

生成的气体不是SO2

(2)乙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生成的气体是H2。实验过程中

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拓展延伸】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是什么?

【分析讨论】同学们认为钠可能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3)丙同学提出异议:除了上述反应,可能钠直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单质铜,只是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掩盖了红色的铜。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蓝色沉淀中不含单质铜。

实验步骤与现象

实验结论

                                        

                                         

该蓝色沉淀中不含单质铜

(4)由上述探究,同学们认为硫酸铜溶液可能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Fe2O3Al2O3+2e,称为“铝热反应”(如图所示),引燃镁条,漏斗内的物质熔化,镁条燃尽,漏斗下端仍持续产生大量熔融物落入沙中,该熔融物可用于焊接铁轨。                                 

(1)实验中镁条的作用是                         

氧化铁和铝粉都用粉末状的,原因是                      

                             

(2)某学习兴趣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铝不但能和酸溶液(如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还能和        第1题图

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②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实验猜想】(3)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你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的最简单的方法:               

                            

实验验证】

(6)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请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                

                   

熔融物中含有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a. 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      b. 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同学

在盛有10 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

溶液的pH不断减小,最终小于7

 乙同学

在盛有10 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得出结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二者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乙同学的实验            (填“是”或“否”)一定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                                        。

【思考与交流】

丙同学在绝热装置中,向分别盛有10 mL1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最高温度18℃)。

                      

                                   第2题图

(3)根据图示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加入稀硫酸             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除了上述一些方法外,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课时小红同学向一盛有NaOH溶液试管中滴加3滴酚酞试剂,却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同学们对此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对此意外做了以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试剂变质了;

乙同学: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

丁同学:可能与NaOH浓度过大有关。

【设计与实验】

(1)甲同学的猜想遭到其他同学否定,他们的理由是                              

(2)甲同学对乙同学的猜想也提出了反对,他的理由是                           

                                              ,请写出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丙同学的猜想错误。

[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查阅有关资料证明丁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                       

                           

                           

方案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相等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相同

A. t2 ℃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B.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