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 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玻璃、钢筋混领土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B.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C.因为氢氧化钠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用修路材料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们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及加热部分未画出):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仪器标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 用 |
A | 石灰石,稀盐酸 |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C | ||
D | ||
E |
(2)写出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4)验证CO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经某市时发生侧翻,约有1 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对该市居民生活造成很大诚胁。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燃烧处理。写出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