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向49 g浓度为1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89 g。计算:
(1)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来进行验证: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燃烧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______和实验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__和实验__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止爆炸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E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相同;D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
(2)B转化为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E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试举E对人类不利的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直接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砂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2013年3月,我国出现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例。科研部门自主研发出一种新药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它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北海盛产鱼虾等海产品,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______;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防腐保鲜。
(4)在地震救灾中,用搜救犬搜救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是利用了分子____________;抢救危重伤员时需要的氧气,常装入氧气袋中,利用了分子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A.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废旧电池深埋土壤中,避免重金属污染
C.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D.城市加速地铁、轻轨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冰可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属于汽化现象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D.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档案材料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 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