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没有洗净的鸡蛋壳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在相应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60%的某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硫酸铜利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电导仪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值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所有稀溶液的密度均为l g/cm3)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 ;
(3)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4)列式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侯氏制碱法”是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进而生产出纯碱。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I
③2NaHCO3△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若得到的NaHCO3中含有少量的NH4HCO3,这种情况并不会影响产品Na2CO3的纯度,其原因是: ▲ ;
(3)若纯碱中含有NaHCO3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在质量为20.2克的干燥试管中加入4.0克已研碎的纯碱样品,
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和碳酸钠的质量23.5克。则
①停止加热前,要进行的操作是 ▲ :
②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填写化学式);
(3)反应III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发生的原因是: ▲ ;
(4)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III所得K2SO4晶体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除去K2SO4晶体表面附着的NH4+、Cl-等杂质离子,二是为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收集氢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 (填序号);
(2)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 ;(填序号)
(4)用二氧化锰粉末与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反应在B装置中进行时,关闭活塞不能使反应停止的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点燃: ▲ :
(2)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 ;
(3)用石灰砂浆砌的墙,久置空气后变硬: ▲ :
(4)炼铁高炉内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 ▲ ;
(5)将熟石灰与硫酸铵混合研磨: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错误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前共由三个分子,每个分子各由2个原子构成
B.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原子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间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予,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
D.图示反应中,分子数目减少了,违反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12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D.白藜芦醇中氢、氧二元素的质量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