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 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 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 _ __(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 _ __(填“10 mL”或“50 mL”)。
(3)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 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 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 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某金属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 .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都能发生反应,该金属是 ,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铜制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
(1).2个氧分子 ;硫酸根离子 。
(2).用下列四种元素(O.H.Ca.Cl)写化学式:酸 ;碱 。
(3).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表面部分氧化的镁条,测得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镁条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2g B.19g C.24g D.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和氨气时,应先通CO2,后通氨气
B.沉淀池中生成的沉淀是溶解度最小的NaHCO3,可利用过滤方法提取沉淀池中所产生的全部NaHCO3
C.母液中NH4Cl冷却析出为副产品,余下的NH3·H2O和NaCl返回沉淀池循环利用
D.循环Ⅱ中的物质X是CO2,采取循环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铁粉 | 铜粉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