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9808  139816  139822  139826  139832  139834  139838  139844  139846  139852  139858  139862  139864  139868  139874  139876  139882  139886  139888  139892  139894  139898  139900  139902  139903  139904  139906  139907  139908  139910  139912  139916  139918  139922  139924  139928  139934  139936  139942  139946  139948  139952  139958  139964  139966  139972  139976  139978  139984  139988  139994  14000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

①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图:

Ⅰ.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乙同学按图二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色,A实验的作用  

III.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IV.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5g的石灰石煅烧,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秒)

0

60

120

180

240

300

固体质量(克)

12.5

12.3

11.2

9.2

8.1

8.1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  秒时,已经可以证明石灰石开始分解了.240秒时,石灰石已经完全分解了,理由是  

②根据丙同学记录的数据,该石灰石分解共生成  克CO2,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学想研究不同的氧化物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KClO3/g

氧化物

产生气体的体积(mL)

耗时(s)

1

0.6

/

9.8

480

2

0.6

0.2g二氧化锰

67

36.5

3

0.6

0.2g氧化铜

67

89.5

①写出实验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Ⅰ.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并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为0.2g.

Ⅱ.将过量的CO通入滤出的固体,

按如图进行实验:仪器a的名称  

③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

装置

现象

实验结论

A

黑色固体全部变红

生成了铜,反应方程式 CO+CuOCu+CO2 

B

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了二氧化碳

Ⅲ.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当出现  现象时,证明反应已经开始.

④以上实验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改变,能作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两种氧化物相比,  的催化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  乙(填“=”或“>”、“<”);

②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  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

⑤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①变化Ⅰ的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

③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④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⑤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m 倍.则参加反应的  和     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能凝聚水中悬浮物的是  (填物质名称);

②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  性;

③常作气体燃料的一种有机物是 (填化学式);

④可以做食品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

⑤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B.

恒温时将NaCl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水

C.

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CaO固体

D.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时,恒温蒸发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又蒸发掉10克水,析出3克晶体;第三次再蒸发掉10克水,析出m克晶体(  )

A.m<3 B.M≤3 C.M>3 D.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8g CO含有3mol原子

B.1mol 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CaO的摩尔质量是56g

D.0.5mol 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将CO、CO2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1 B.1:2 C.2:3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