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0646  140654  140660  140664  140670  140672  140676  140682  140684  140690  140696  140700  140702  140706  140712  140714  140720  140724  140726  140730  140732  140736  140738  140740  140741  140742  140744  140745  140746  140748  140750  140754  140756  140760  140762  140766  140772  140774  140780  140784  140786  140790  140796  140802  140804  140810  140814  140816  140822  140826  140832  140840  211419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称20 g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质量为58.8 g)中,加入100 g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及烧杯中剩余物总重量为178.4 g。

(1)硫酸(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活性炭作口罩滤芯

碳棒(含石墨)作电极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性质

干冰升华后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活性炭吸附性

石墨导电性

氧气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

① ② ③ ④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对比实验

探究影响因素

A

①和②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

②和③

温度

C

②和④

温度

D

③和④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海水淡化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右图是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

(1)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2)检验所获取的淡水是否为软水,常用的试剂是

(3)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纳米级铁粉常用作食品脱氧剂,但该铁粉在空气中易自燃,需小心保存。某课外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在实验室设计实验并制取食品脱氧剂,流程如下图所示。

(1)食品脱氧剂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过程②中,H2与FeCl2在高温下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氮气不参与反应,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A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 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 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进行实验】

(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久置的镁粉中除镁元素外,还含有的元素是

久置的镁粉中含有碱式碳酸镁

(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

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 _(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