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称20 g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质量为58.8 g)中,加入100 g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及烧杯中剩余物总重量为178.4 g。
(1)硫酸(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用 途 |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活性炭作口罩滤芯 | 碳棒(含石墨)作电极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
性质 | 干冰升华后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 活性炭吸附性 | 石墨导电性 | 氧气助燃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
① ② ③ ④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对比实验 | 探究影响因素 |
A | ①和② |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B | ②和③ | 温度 |
C | ②和④ | 温度 |
D | ③和④ |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海水淡化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右图是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
(1)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2)检验所获取的淡水是否为软水,常用的试剂是 。
(3)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纳米级铁粉常用作食品脱氧剂,但该铁粉在空气中易自燃,需小心保存。某课外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在实验室设计实验并制取食品脱氧剂,流程如下图所示。
(1)食品脱氧剂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过程②中,H2与FeCl2在高温下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氮气不参与反应,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A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
(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 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 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进行实验】
(1)同学们用久置的镁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装 置 | |
实 验 现 象 |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结 论 | 久置的镁粉中除镁元素外,还含有的元素是 久置的镁粉中含有碱式碳酸镁 |
(2)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会突然“噗”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
①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实验①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 _(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实验(2)说明,镁在CO2中可以燃烧,生成了碳单质。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
【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