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595  142603  142609  142613  142619  142621  142625  142631  142633  142639  142645  142649  142651  142655  142661  142663  142669  142673  142675  142679  142681  142685  142687  142689  142690  142691  142693  142694  142695  142697  142699  142703  142705  142709  142711  142715  142721  142723  142729  142733  142735  142739  142745  142751  142753  142759  142763  142765  142771  142775  142781  14278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改变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炼钢的气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的气体 ;④最轻的气体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②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用符号表示)构成;

③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④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氢气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 。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 (填“b”或“c”)端通入。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中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 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 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 之间。

(5)下图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写化学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一)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②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二)乙组同学利用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右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镁(MgO)固体,也能与氮气反应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3)现有24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在 (填数值范围)之间。(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简阳市石板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简阳市石板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氧气 B.稀有气体 C.纯净物 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