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782  142790  142796  142800  142806  142808  142812  142818  142820  142826  142832  142836  142838  142842  142848  142850  142856  142860  142862  142866  142868  142872  142874  142876  142877  142878  142880  142881  142882  142884  142886  142890  142892  142896  142898  142902  142908  142910  142916  142920  142922  142926  142932  142938  142940  142946  142950  142952  142958  142962  142968  142976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5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符号表达式为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起 作用。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5)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试管中的铜粉变成 ,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填空: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

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

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4)反思与交流:

A.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B.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 (写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

(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下列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 (填字母)

A.N(NO2)3 B.NO2 C.N2O5

(4)76g N(NO2)3与多少gN2O5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硫在燃烧 C.“哈气”冷凝 D.冲开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

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1中烧杯甲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乙不变色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