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133  143141  143147  143151  143157  143159  143163  143169  143171  143177  143183  143187  143189  143193  143199  143201  143207  143211  143213  143217  143219  143223  143225  143227  143228  143229  143231  143232  143233  143235  143237  143241  143243  143247  143249  143253  143259  143261  143267  143271  143273  143277  143283  143289  143291  143297  143301  143303  143309  143313  143319  143327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测定含量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直接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D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药品有

A. Cu、Zn、FeSO4溶液 B. Cu、Fe、ZnSO4溶液

C. 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D. 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现有一包含K2CO3和CaCO3的混合粉末75g,向其中加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盐酸,恰好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不带结晶水),则原混合粉末中的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46% B. 44% C. 50% D. 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 银原子_________;

② 氨气分子_________;

③ 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④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2)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A.小苏打 B.焦炭 C.明矾 D.熟石灰

① 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

② 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____;

③ 可用作净水的是___________;

④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___________;

② 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③ 硫酸铜与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___________;

④ 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

是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食盐和水 ②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③ 铁和氯化铜溶液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③ 参加反应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 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Ⅰ.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所用仪器按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顺序)。

(3)实验室若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要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1.1g/cm3)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稀释过氧化氢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_______、稀释、装瓶并贴标签。

Ⅱ.下列是某化学小组探究物质组成与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根据要求回答:

(1)上述实验设计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B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C中会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① NaOH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2)加盐酸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碱原理可看作是由① 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 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表1中相关物质20℃时的溶解度,分析反应②为何能顺利进行?_______________。

表1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单位:g)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36.0

21.7

9.6

37.2

(4)操作2为洗涤、煅烧。晶体应在以下装置______________中(填字母序号)进行“洗涤”操作。

在上述操作中,如何判断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

(5)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若X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6)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我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

(1)鸡蛋白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a.蛋壳是经过自然形成。科学手段检测蛋壳中含CaCO3约82%—85%,蛋白质15%—17%,并含多种微量元素;

b.蛋壳膜中蛋白质约占90%—93%。

【提出问题2】

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小华拟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完成测定;小明拟通过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完成测定。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设计方案】他们分别称取12.0 g蛋壳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方案:

(2)小华的方案:

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则: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___g,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小明的方案: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其他成分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________________;

③ 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空气一会儿;

④ __________K1,_________K2(填“打开”或“关闭”),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B中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填实验现象);

⑤ 再通入一会儿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

⑦ 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 上述数据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② 若无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 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请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的CaCO3含量____________(已知:BaCO3相对分子量为197,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该空2分)

【实验反思】

(1)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小明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缓缓滴加稀盐酸

C.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NaHCO3的洗气瓶

(2)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小明的方案更合理,你认为小华方案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县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河水结冰 B.汽油挥发 C.葡萄酿酒 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县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