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193  143201  143207  143211  143217  143219  143223  143229  143231  143237  143243  143247  143249  143253  143259  143261  143267  143271  143273  143277  143279  143283  143285  143287  143288  143289  143291  143292  143293  143295  143297  143301  143303  143307  143309  143313  143319  143321  143327  143331  143333  143337  143343  143349  143351  143357  143361  143363  143369  143373  143379  143387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大量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除杂,氯化钠不析出的原因是

A. 氯化钠在降温时其溶解能力反而增大 B. 氯化钠量少,在降温时形成的仍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变化较大 D.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有关初中常见反应类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唯一标准是物质的类别 B.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

C.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 D.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存在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B. 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碘元素所致,可在生活中增加碘的摄取量加以预防

C. 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 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加了生成气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其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样也可以焙制糕点

B. 高温锻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C. 利用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原理,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D. 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增加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 Na2CO3(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C.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图①: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的是

A. NaOH、NaCl、石蕊 B. AgNO3、NaCl、CaCl2

C. HCl、Ca(OH)2、K2CO3 D. CuSO4、NaOH、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铁矿学名叫钛酸亚铁(FeTiO3),由此可推知其中钛元素为+3价

B. 氯化过程反应为: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FeCl3+2TiCl4+6CO

C. TiCl4转化为Ti反应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由流程示意图分析,该冶炼Ti法对环境友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一个白磷分子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石灰水显碱性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_________。

(2)碳酸钠溶液的pH______7(填“>”或“=”或“<”),用pH试纸检验苹果汁得pH=3,则苹果汁显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小芬还发现放置后苹果汁由原来的浅绿色变成了黄色,她认为苹果汁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氯化钠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将1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____g。

(4)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无现象一类的化学反应,应多多思考创设情境使现象外显,证明反应的发生。

(1)对于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若从反应物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消耗)考虑证明反应的发生,可设计如右图实验,图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或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检验碳酸钠)证明反应的发生,设计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简要叙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HCl+NaOH=NaCl+H2O,下列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     B.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

C.用硝酸银检验产物氯化钠的存在    D.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