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257  143265  143271  143275  143281  143283  143287  143293  143295  143301  143307  143311  143313  143317  143323  143325  143331  143335  143337  143341  143343  143347  143349  143351  143352  143353  143355  143356  143357  143359  143361  143365  143367  143371  143373  143377  143383  143385  143391  143395  143397  143401  143407  143413  143415  143421  143425  143427  143433  143437  143443  143451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

A. 稳定性 B. 氧化性 C. 还原性 D. 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是指臭氧发生如下变化: ,臭氧层出现空洞,“补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O2 和O3 都是单质 B. O2 和O3 都是同一种物质

C. O2 和O3 的性质完全相同 D. 该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 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 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 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CO可以在O2中燃烧 D. 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重庆)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

B.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含有48个原子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_______。

(3)干冰的化学式 __________(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5)2H2O2中前面2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 H右下角2表示的意义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C6H6)超标污染事故,再次引发社会对饮用水安全的广泛关注.此次事故是由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两水厂之间自流沟内水体受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污染所致.

(1)专家建议,将对污染水煮沸10分钟左右,并将蒸发的气体通过通风设施排除室外,可去除水中绝大部分苯,由此可以推断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在上述受污染的水中投放活性炭会除去苯,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

(4)请你提出一种防治水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点燃,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B层为_____。C层为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______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因此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的____加热。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从而判断B不成立。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___________可制H2.要获得较干燥的H2,用D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端通入(选填“a”或“b”).说明氢气的密度____空气的密度(填大于、小于)。

(4)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CO2,将气体通过盛有紫色石蕊的C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_____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若用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E装置收集NH3,必须油封其作用是__________.说明NH3___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