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271  143279  143285  143289  143295  143297  143301  143307  143309  143315  143321  143325  143327  143331  143337  143339  143345  143349  143351  143355  143357  143361  143363  143365  143366  143367  143369  143370  143371  143373  143375  143379  143381  143385  143387  143391  143397  143399  143405  143409  143411  143415  143421  143427  143429  143435  143439  143441  143447  143451  143457  143465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你骑的自行车的链条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_,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其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然水经过沉降、过滤、__、杀菌消毒等步骤,能得到较为纯净的自来水,新野自来水中溶有较多的__,属于硬水,生活中通过__对其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能源,环境等问题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

(2)液氢燃烧的方程式为__,目前大量应用氢能的困难是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若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请写出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方程式__.

(2)若甲、乙均为黑色﹣固体,气体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转化的方程式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__

(3)冬季烧火锅用酒精做燃料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2)乙为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烧杯A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中Fe2O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实验常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而用C装置比B装置更优,其优点是:________

(3)将D装置装满水可收集氧气或氢气,此时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盛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1)若向固体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甲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________?

(2)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请写出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______(填化学式)

(3)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2CO2+6H2═X+4H2O请写出该化工原料X的化学式__________

(3)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康康用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观察到Ⅰ、Ⅱ中的小花均不变色,Ⅲ中的小花变为红色,请回答:

①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

②老师认为此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请补充实验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少CO2的排放,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方案.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你认为该同学的思路能减少CO2的排放吗?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

(5)为减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做些什么______?(列举一条具体措施)

(6)10gCu和CuO的混合物在加热情况下通入CO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湿衣服晾干 B. 食物腐败 C. 自行车胎受热爆炸 D. 蜡烛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