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国内轿车工业的迅急发展,人们每天坐在汽车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车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也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图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选取使用年限不同的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进行检测)。
这份空气质量报告,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车内空气污染到底来源于哪里?下表列举了车内空气污染的源头及主要污染物。
主要源头 | 主要污染物 |
源头一:车内配件、材料和装饰物 车内本身的各种配件和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买车后进行装饰,装饰物释放的有害气体。 |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包括:甲醛(CH2O)、苯(C6H6)等 |
源头二:空调系统、死角腐物 空调系统内潮湿阴暗的角落,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车厢角落遗落的食品容易腐烂发霉。 | 胺、烟碱、霉菌及繁殖产生的霉味气体等 |
源头三:发动机长时间运转 汽车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发动机运转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 CO、汽油挥发成分、胺、烟碱等 |
如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① 开窗通风: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② 臭氧消毒:通过臭氧的氧化性可以去除一部分有害气体。
③ 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空气通过HEPA过滤材料,清理空气中的尘埃及细小颗粒物,再通过活性炭的协同作用,吸附异味;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也会不断地优化和使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中活性炭主要起过滤和________作用。
(2) 《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原因是________。
(3)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车内的配件和装饰是车内主要污染源之一
B.车辆越新,TVOC超标越严重
C.臭氧消毒是利用臭氧的物理性质
(5)请你写出一条保持车内空气清洁的方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自然界就是一个天然“工厂”。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下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最重要的途径是 _______。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途径是_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氧气均是空气组成中的重要物质,但其化学性质不同,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钢铁工业用到的酸洗液中硫酸含量在100~230 g/L,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酸废液,下面是两种处理方法。
(1)传统方法: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再生方法:酸洗过程中,当硫酸含量降到100 g/L,硫酸亚铁含量达250 g/L,可以对洗液进行再生。在洗液中加入浓硫酸将硫酸浓度调至230 g/L,再将温度降低到16℃左右,析出大量的硫酸亚铁晶体,分离后,洗液返回酸洗槽继续使用。
① 16℃左右,析出硫酸亚铁晶体后的溶液是硫酸亚铁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 再生的酸洗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
③ 洗液再生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A~E五种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物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其分解时可以产生氧气,B为______。
(3)向NaOH溶液依次加入C、D溶液、E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 C和D两种物质分别是______。
② 加入E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③ 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请从两个方案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方案A计分。
方案A | 方案B |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该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该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实验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4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1 | 向瓶①内倒入1/3体积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瓶子均变瘪,变瘪程度依次为①<②<④<③ |
2 | 向瓶②内倒入1/3体积饱和石灰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
3 | 向瓶③内倒入1/3体积5%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
4 | 向瓶④内倒入1/10体积氢氧化钠固体,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上述4个实验中,验证了CO2能与NaOH反应的实验有______(填序号)。
(3)请判断实验1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 mL 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 | A | B | C | D |
镁条长度 | 1 cm | 2 cm | 3 cm | 4 cm |
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 |||
无沉淀 | 少量灰白色沉淀 |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 大量灰白色沉淀 | |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Mg(OH)2]难溶于水,Mg(OH)2 MgO + H2O
【猜想与假设】
Ⅰ.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氯化镁。
Ⅱ.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镁。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① 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 5mL 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 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 | ① 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 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
2 |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 | 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
3 | ① 在1支试管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 5mL 蒸馏水 ②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镁饱和溶液 | ① 中无明显现象 ② 中镁条表面立即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有大量灰白色沉淀 |
实验4: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在小烧杯中放入约 50 mL 质量分数为0.5% 稀盐酸,然后加入10 cm 光亮的镁条,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48 | 77 | 85 | 87 | 95 | 100 |
溶液pH | 2 | 3 | 5.2 | 7.2 | 8.6 | 9.1 | 10.6 |
实验现象 | 大量气泡 | 镁条表面变暗,气泡减小 | 镁条表面变灰,有沉淀生成,并逐渐增多 | ||||
【解释与结论】
(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酸性物质
(4)根据实验4,你认为产生灰白色沉淀的条件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经过进一步实验,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________反应生成的。
(6)通过本实验,今后再遇到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时,可以从______角度分析原因(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成都市高新区九年级下学期一诊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